如何实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深度融合?怎样在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中培养“卓越”?9月14日下午,上海理工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,在真项目、真课题“练兵场”中培养卓越工程“尖兵”。
相较于传统的宽口径工程人才培养,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坚持需求导向,直面全球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。“我们把企业重大产业创新需求和关键技术难题,凝炼为攻关项目并形成研究生培养课题,在‘真刀真枪’的实战中进行学生培养。”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表示,作为国家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高校、“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”,学校始终坚持高举卓越工程教育旗帜,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交融的有效路径。
面对的是行业、企业中的关键技术难题,学习的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知识,由校企“双导师”带教……在上海理工大学,这样的培养“配置”将成为越来越多研究生的日常。
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能源环保、人工智能、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,组建了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,共同负责实施核心课程建设、双导师队伍建设、项目制联合培养、卓越工程师培养全流程管理等工作。
据了解,卓越工程师学院还将校企联合共建交融性、综合化、项目化的一流核心课程,包括专业领域核心课程、实践案例课程、校企合作课程、学科交叉课程的多模块组合。本科生也可以通过CO-OP人才培养模式,参与到“带薪实习课程”中,全力提升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。
9月14日下午,上海理工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
来源:澎湃新闻 记者 林子尧
原文链接:https://m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24622074